力神秦兴才、卓能黄国文、比克林建…他们凭什么获技术先锋人物奖?
——转自高工锂电网
以声誉度量价值,以创新占领先机,以品质赢得市场。多年来,高工金球奖评选成为产业创新和品牌影响力的风向标,誉有锂电界“奥斯卡”之称。
1月10日晚,2017高工锂电&电动车金球奖颁奖典礼在东莞观澜湖酒店盛大举行。现场来自材料、设备、电芯、BMS、PACK、电机电控、整车、运营租赁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超800位精英共同见证了本年度璀璨盛典。
在年度电池企业技术先锋人物奖项中,天津力神董事长秦兴才、捷威动力董事长郭春泰、华霆动力CEO周鹏、力信能源总裁侯小贺、国能电池董事长郭伟、卓能股份总裁黄国文、鹏辉能源研究院院长刘建生、冠城瑞闽常务副总王浩然、比克电池研发副总裁林建、中天储能CTO靳承铀等10位获奖。
![1515995657433792.png blob.png]()
▲2017高工锂电&电动车金球奖颁奖典礼现场
众所周知,锂电池行业是一个依靠技术创新驱动的行业。在锂电池能量密度、安全、倍率等各方面性能亟待提升的当下,锂电池企业的技术实力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
作为锂电池企业技术先锋人物,不仅需要有前瞻性的眼光,以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并为未来的激烈竞争做好充分的研发准备,还需要能够帮助企业建立起强大的研发团队,支撑企业战略规划的实现。
本次获得高工金球奖“年度电池企业技术先锋人物”的10位获奖人,对企业自身乃至整个行业的技术推进,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且看下文:
天津力神董事长秦兴才:过去一年,他带领力神淘汰低端产能,扩建高端产线,打入新兴合资车企供应链。作为力神的掌舵人,他深信,收缩拳头,出拳才更有力,深蹲起跳,才能飞的更高。2017年,力神的转型,既有力量,又有质量。
捷威动力董事长郭春泰:他曾主导国内首条胶体锂电池产线,是聚合物锂电池技术产业化奠基人。他北上天津,转战捷威,带领团队在软包动力电池的征程上乘风破浪,3.6万套装机量背后,是市场对捷威最大的认可。2017年,60亿盐城筹建年产10GWh动力电池项目,他带领捷威将继续在全球最大动力电池市场角力亮剑。
华霆动力CEO周鹏:从大洋彼岸回国,加入中国电动车及动力电池产业浪潮,西学东渐、师夷长技,他牵头研发的高比能液冷电池系统技术及其生产工艺已成为华霆动力的核心武器。凭借此,让其在夹缝求生的第三方PACK企业中站稳脚跟,为国内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闯出了一条变革之路。
力信能源总裁侯小贺:20载热血青春,让他从一个大学生成长为国企栋梁,2016年,他牵头设立力信能源,选择重新出发,3个月从基础改建到产品下线,半年实现销售近亿元,一年拿下10项专利,23项国内外认证。他和时间赛跑,带领力信能源让锂想快速落地。
国能电池董事长郭伟:25年化学电源及材料背景,让他操盘国能电池时游刃有余。2017年,国能电池逆势而上,以软包磷酸铁锂电池为突破口,在高手林立的动力电池企业中突出重围,站稳国内前十。技术是生产力,也是品牌号召力,磷酸铁锂单体能量密度160wh/kg,系统能量密度突破125wh/kg。他率领国能以技术驱动,不断抢滩新能源汽车市场新高地。
卓能股份总裁黄国文:曾经他带领卓能以特区深圳的“敢闯敢干”,跃居国内18650电池领域巨无霸。4年前,从数码转战动力,他放弃捷径,重建产线,重建团队,重建供应链,以壮士断腕的决绝开启卓能在动力领域的新坐标。
鹏辉能源研究院院长刘建生:他拥有17年研发经验,带领团队在动力电池材料和电池设计方面攻城略地,在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温度特性方面做到兼顾,在高镍、硅碳、安全隔膜等的实际应用上领跑行业,成为2017年鹏辉能源在全国产能和市场扩张的有力后盾。
冠城瑞闽常务副总王浩然:他和中国动力电池产业一同成长,是中国锂电产业新一代中坚力量,从盟固利、通用再到波士顿电池,让他在技术沉淀上既有国际视野的开阔,也有中国特色的务实。如今,他正带领跨界而来的冠城瑞闽在国内市场开疆辟土。
比克电池研发副总裁林建:作为比克电池研发团队灵魂人物之一,他主导建立自主研发和借力外脑相结合的多层次研发体系,推动高镍、硅碳材料的应用落地。2017年,搭载江淮iEV7S上的比克电池能量密度达232Wh/Kg。从云度到小鹏,新兴造车势力选择比克芯背后,有他和团队的汗水付出。
中天储能CTO靳承铀:他和团队苦练内功,把产品质量当生命看待,坚信精细制造,让智能生产不再是镜中花水中月,建一流研发中心,评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他和团队用行动践行,只有真正把产品做扎实,企业才会有持久生命力。
![力神秦兴才、卓能黄国文、比克林建…他们凭什么获技术先锋人物奖? 力神秦兴才、卓能黄国文、比克林建…他们凭什么获技术先锋人物奖?]()